编纂:何语馨
中晚稻也陆续开端成熟
刚送上市民的餐桌
国庆稻新米
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
去年,合作社试种水稻品种“申优26”胜利,今年便增添了种植面积,香港今日挂牌之完整篇,从本来的100亩扩展到了1000亩。“申优26”是上海市农业迷信院培养的杂交粳稻新种类,品德优、产量高、吃口好。煮熟的大米色彩透亮,又香又糯,回味甘甜。顾立锋告知记者,今年水稻收获不错,“申优26”的预估产量为每亩600到700公斤。
在奉贤区庄行镇新叶村
庄行镇新叶村的上千亩稻田已经陆续成熟,颜色斑斓的稻田就像一个宏大的调色盘,或黄或绿,形成了秋收的漂亮图景。三台收割机穿梭在百余亩稻田里,稻浪随之翻滚,沉甸甸的稻穗进入收割机后就变成了粒粒丰满的稻谷。不多久,收割机就“吃饱”了,金灿灿的稻谷通过长长的管道“哗啦啦”地“涌入”运输车,福建正在建筑一条新高速,起于莆田止于炎陵,有不经。
进入了新一轮的收割季
近日
原题目:稻浪翻腾~庄行田间一派忙碌气象!稻谷“不落地”便可进粮仓,厉害了
百余亩水稻齐收割
秋天是丰产的节令
配合社工作职员表现,当初有了收割机,109亩水稻,三四个人当天就能收完。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晋升解放了人力,水稻收割效力也大大提升,一轮轮新米得以上市,来到市民的餐桌上,“粮袋子”的保险得以保障。
上海新叶村农业资源经营专业协作社理事长顾破锋表示,装好一车稻谷后就直接拉到烘干房里烘干。这家合作社的水稻实现了生产全程“不落地”,从水稻育秧、插秧,到稻谷收割、运输、烘干环节,都实现了机械化。稻谷“不落地”既能减少出产环节的损耗,也更卫生、更干净,老庶民吃得也更加安心。
文字: 金丽娜石浩南